浙江省嘉興地處江浙兩省接壤,滬杭中心,是出名的魚米之鄉,物產豐富,而粽子為嘉興市主要特產,并以真真老老的大肉粽尤為出名,它開始于1931年,迄今已近79年的歷史。由于用料講究,加工精細,味道純正,四季供應,故久享盛譽,馳名于江浙、滬等地,有“粽子之王”之稱?,F已銷售到海外。
嘉興市粽子為三角形,有鮮肉、豆沙、八寶等種類。如鮮肉粽,常在瘦肉內夾進一塊肥肉,粽子煮熟后,肥肉的油浸入米內,入口肥而不油膩。
嘉興市粽子以糯而不爛、肥而不油膩、肉嫩味香、咸甜適中而著稱。嘉興市粽子挑選材料十分講究,肉粽運用上等白糯、后腿瘦肉、徽州伏箬,甜粽則用上等赤豆“大紅袍”,經過配料、調味、包扎、蒸煮等多種工序精制而成。有肉粽、豆沙、蛋黃等幾十個花色種類。當前,嘉興市粽子因其滋味鮮美、攜帶方便、食用方便而廣受廣大旅游者厚愛,有“東方快餐”之稱。
嘉興市粽子為鮮肉粽子,其外觀整潔,包裹勻稱,用筷分成四塊,塊塊見肉,糯而不爛,肥而不油膩,肉嫩香鮮,利于攜帶。已有近百年加工歷史。
嘉興市粽子矮壯長方(似枕頭),特征是挑選材料精細,調味講究。主要種類有八寶粽、雞肉粽、豆沙粽、火腿粽等。如鮮肉粽,用上等糯米和醬油拌和,再將鮮腿肉切成小塊,用糖、酒、鹽等配成餡,裹扎時,用兩塊瘦肉夾一塊肥肉。粽子煮熟后,肥而不油膩,入口鮮美。
“合記五芳齋”的粽子之所以好,在于挑選材料、切肉、拌餡以至淘米、燒煮、經水都要它的獨到之處:米要仔細淘清;粽箬要注人滾水中煮四、五分鐘,取出來用凈水洗凈、瀝干;豬肉去皮后按橫絲切成小方塊,加上糖、鹽、味精、白酒反復搓擦至肉塊入味、泛出白沫為止;包好的粽子先用旺火猛煮,再和小火焐,前后約四五小時。這樣出鍋的粽子,肥香糯軟,味道鮮美。
1992年,幾經變遷的五芳齋粽子店組建了嘉興市五芳齋粽子公司。隨后投入2000多萬元,易地新建了粽子廠,1995年4月完工投產。1998年改做成為股份公司。五芳齋終于走出了它的發祥地,傳統的前店后坊方式就此劃上句號。當前,五芳齋已在江、浙、滬一帶及全中國各個地區設立了近千家聯鎖、聯銷店,并出口至亞、歐、美、澳、非五大洲若干國家和地區。1993年,五芳齋粽子被國家貿易部評為“中華老字號”,今后,行業內便有“中國粽子在嘉興市,嘉興市粽子數五芳齋”的講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