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,粽子也帶著相同的高顏值和不一樣的內容閃耀登場,在采訪時記者得知到,很多市民都很青睞吃粽子,還有許多人在端午之前就已經是把粽子作為早餐了,可粽子美味也不能多吃,特別是不要當早餐吃。粽子吃多了究竟有什么危害呢?什么人群不利于吃粽子呢?帶著一系列的問題,記者采訪了自治區人民醫院保健處劉大夫。
本報記者余婷文 都知道,咱們??吹降聂兆踊救际沁\用糯米作為主料。糯米是一種比較有粘性的稻米,據說在古代沒有發明水泥時,人們用煮熟的糯米作為磚瓦的粘著劑,漿糊也是糯米熬制今后做成的,可見糯米黏著性之強。劉大夫說:“糯米自身在腸胃內不容易消化,易引致腹脹腹痛。所以胃腸道疾病婦女及消化能力較弱的老人、兒童忽然進食大量粽子,很容易引發消化不良、腹瀉等問題”。
據悉,粽子類型眾多,最??吹降氖侨怍蘸投股臭???蓜e鄙視這小小一個粽子,所含熱量可不低。很多粽子里都有豬油,特別肉粽。紅棗、豆沙棕則含糖極高。劉大夫告知記者,一只中等大小,約120到150克重的“裸粽”,也就是什么都不加的白粽子,熱量約200至250千卡,而一只肉粽根據所用肉的胖瘦和含豬油的多少,有300至400千卡,豆沙粽的熱量也在300千卡左右。因而,一只粽子的熱量,常常比一碗飯(100克116千卡)的熱量高出很多。再加上有些人青睞在粽子表層撒一層糖,食用時攝入的糖分就又增加了。
高血壓、高血脂、以及冠芥蒂婦女,吃粽子容易攝入過多脂肪,引發血液粘稠度增加,加沉痾情。糖尿病婦女自身就需要控制糖分攝入,富含大量糖分的粽子對他們來講就更不合適了。孕期高血壓、高血糖的準媽媽們也一樣要注意,盡可能不吃或少吃粽子,等生了寶寶、血壓血糖恢復正常再補返來,也不遲。
粽子鮮味,卻不能多吃,真難過!別急,其實只須食用辦法得當,咱們仍然可以在保證健康的前體下享有鮮味。首先,食用粽子不可放太多,特別一定不要貪圖享受、餐餐以粽充饑。
另外,粽子應趁熱吃,且應避開空肚及睡前兩小時食用;可多搭配些涼拌、或做成湯的時令蔬菜,如涼拌黃瓜、番茄、金針菇;冬瓜、絲瓜湯等。餐后再添份水果最好,這樣不光營養平衡,也可助胃腸蠕動、免于因食用引發腸、胃道消化不良。不過吃水果也要適當分量,免得制造成腹瀉或腹痛。
吃粽子時還可配合服用些醋飲料,因為醋酸有助于糖和脂肪的代謝,防止體內脂肪過多聚集,還可能起到軟化血管、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的效果。除此之外,劉大夫提示,吃完粽子后服用點綠茶或烏龍茶,也能起到極佳的解膩功效。
記者在采訪中得知,如今食品也在不斷改革創新,粽子也玩出了很多新名堂,已有用西米、綠豆代替糯米加工的水晶棕、綠豆粽等,既美觀又新奇,最重要的是低熱量,對于那些怕胖又愛美食的人,是極佳的選擇。
劉大夫告知記者,許多人均會在早上蒸一個粽子當早餐或者在傍晚蒸一個粽子當宵夜,但事實上,這全都是很不太健康的舉動。首先,早餐是一天重要的能量來源,應當兩全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脂肪和維生素等的搭配,而粽子則過于油膩,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過多,近乎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少,無法滿足人一天的營養需求。但若是是雜豆粽,加一杯牛奶一個雞蛋,再加一個水果,也是不錯的搭配。
而粽子特別是肉粽類,由于熱量高、難消化,傍晚若是當做宵夜進食,不光會造成能量的攝入過多,還會加劇腸胃負擔,以至影響就寢,因小失大。